参考消息网10月10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7日报道,中国教育部表示,支持开设课程教授学生“正确爱情观”,支持大学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以促进正确的家庭观。
报道称,针对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家庭家教家风”必修课的建议,教育部作出了上述答复。
教育部称,将鼓励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包括认识到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这一建议近日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大量浏览、讨论。
有网友发文说,这些课程“应该教一些性健康教育、恋爱心理学……的健康知识正向引导,而非教婚恋技巧”。
还有人称赞这一措施是实现关于爱的交流正常化的正确步骤。
专家刘文利说,爱情不是一个禁忌话题,当孩子存在好奇和需求时,(应该)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和他们自然地讨论这个话题。
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喻丰去年的“恋爱心理学”讲座在网上引起轰动,现场视频显示,学生挤满教室,进不去的学生在窗外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