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8日报道 拉美社近日报道称,中国正在对加密货币的“挖矿”进行打击,同时推进其独一无二的数字货币计划的实施。
报道称,2021年,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比特币挖矿与交易明确提出打击要求,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针对比特币的打击力度变得更大。
此后,中国当局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正式列为淘汰类产业,禁止各类相关项目,禁止金融机构、公司和投资者在任何类型的交易中使用这种支付方式。
报道认为,对中国而言,非法开采加密货币除了挑战传统货币体系外,还阻碍了其实现可持续经济的目标,因为完成“挖矿”程序的每一步都要付出昂贵的能源代价。
国际注册机构一度将中国置于该行业的中心,拥有超过75%的全球业务。由于比特币是使用多台计算机铸造的,因此需要大量能源,其中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
根据“数字经济学家”的计算,虚拟货币“挖矿”占全球年用电量的0.3%,其支出与整个芬兰用电支出相似,年碳足迹与瑞士相当。
特别是在中国,根据清华大学和社会科学院的预测研究,在没有任何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中国比特币区块链的年能耗将在2024年达到峰值296.59太瓦时,产生1.305亿公吨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