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们常说:郫县豆瓣是川菜之魂。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诗仙”李白的故里--江油,也有一家经营“味道”的中华老字号。在近200年的时间里,它用自己独创的口蘑酱油传承、散氲着一方川味,更在新时代通过品类创新,站上了消费者的舌尖。这就是清香园调味品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彰明县志》记载,清香园的前身——清香园酱园,创建于道光七年。创始人冯道人擅长道家食物养生研究,后在江油古镇中坝北门创立清香园酱园。其酿制出的酱油汁稠色艳,豉香浓郁,为当地酱品之尊。
但真正让清香园名声大噪的是其后人在品类上的创新——制酱过程中,他们加入产自长城以北、张家口以外的蘑菇作为重要配料(因其产于张家口外,故称口蘑),创造出鲜香独具的口蘑酱油。口蘑是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种白色伞菌属野生蘑菇,味道异常鲜美。由于产量不高,时至今日依然是市场上最为昂贵的菌菇之一。
与酱油风马牛不相及的“口蘑”,如何成为酿制酱油的配料?
据清香园第六代传人许秀洪讲述,道光年间,一商队带着大量口蘑途径此地,寄宿酱园的作坊内。晚上突来风雨,大量口蘑受潮,便堆在酱油勾兑池边亮晒。浸湿的口蘑渗出汁液,流入酱油池中。结果那几池酱油变得异常鲜美。冯道人于是全数购下此批货物,和酱园技师们认真钻研,反复试验,最终酿出了具有口蘑风味的新品酱油。
传说略显离奇,而真实史实《江油县志》留有记载:公元1828年,清香园的继承者韩铣中举。赴京谢恩之际,韩铣携自家酿制的口蘑酱油作为贡品,深受京城官宦的欢迎。中坝口蘑酱油由此扬名。
188年后,中坝口蘑酱油系列产品,已是全国酱油行业率先成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及四川省名牌产品,在四川以及西南地区有着超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如今,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传统调味品行业正在经历新的一轮“洗牌”。味道与品质取代价格成为品牌时代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
面对潮流,清香园引入现代技术和生产方式,精选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和口蘑为原料,采用高盐稀态的日晒夜露自然发酵工艺以及全自动无菌灌装,用长达6个月的酿造期,造出符合消费趋势的优质产品。
产品品质一致性差是老字号常遭人诟病的地方。清香园建立起一套高标准的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实现了从传统的经验把关,向预防为主的现代质量管理方式的转变。
口蘑酱油原先的特色是浓酽。针对当代消费者喜好清淡、追求健康的特点,清香园选择了品类的二次创新——通过技术研发,在保证口蘑酱油风味同时,减低了色度和色率,开发出中性色口蘑酱油。用品类创新再次追上了消费者的“任性”。
把口蘑酱油等产品推向高端,品牌迈向全国,是清香园为百年老字号定下的未来目标。2016年6月,清香园与永辉超市合作,共同打造川菜酱油拳头产品“中坝特鲜生抽酱油”。产品在郑州、石家庄、合肥、重庆、成都等全国几百家门店热销。这部黄豆与口蘑“合著”的川味故事,必将更加生动、出彩的演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