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5月26日电 题:中小板:打造细分市场“冠军集群” 成立十三周年市值近十万亿元
新华社记者孙飞
自2004年5月27日成立以来13年里,中小板不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市值已近10万亿元,企业“冠军集群”不断涌现,日渐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
市值近十万亿元 规模业绩稳健增长
自2004年成立以来,中小板发展迅速。深交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5月20日,中小板共有857家上市公司,股票总市值达9.8万亿元,约占深沪两市市值的18.96%,日渐成为支持中国金融体系构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不少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说,中小板的出现为不少中小企业“插上了资本的翅膀”。深交所统计数据显示,中小板累计实现融资19781亿元,其中IPO累计融资5576亿元。
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中小板上市公司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势头。2004年至2016年,中小板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4.25万亿元、1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12%、17.03%。中小板综合指数也从最初的1000点,增长至2017年5月20日的10853点。
2016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交出了“亮眼”的财报数据,平均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分别达35.26亿元、2.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16%和30.32%。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小板2016年整体业绩稳中有进,且增速回升,收入、净利润增速均为近5年新高,反映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活力。
打造行业领军企业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今年2月,民营快递企业顺丰正式在中小板借壳上市、登陆资本市场。此前,申通快递、韵达股份等均已登陆中小板,苏宁云商也在今年完成对天天快递70%股权的收购,中小板极具特色的“快递物流板块”正式形成,新业态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凸显。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说,经过13年的成长,一批知名企业正从中小板走出。如海康威视、比亚迪、苏宁云商、金风科技、科大讯飞、洋河股份等均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