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3日报道 西班牙《公众》日报网站8月29日刊登题为《通胀、就业、消费、风险……2008年危机与2022年危机的十大区别?》的文章,作者是迭戈·埃兰斯。全文摘编如下:
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名誉教授赫尔曼·戴利的理论越来越有成为现实的迹象,即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不经济增长”。
“不经济增长”虽然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上反映出了一定活力,但是它并不会带来繁荣,而是会降低生活质量。
或许这种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的经济衰退与当前这个由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的收缩时期之间的明显差别。2021年还出现了“大离职”。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大洗牌”。
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清点欧元钞票(德新社)
1.通货膨胀失控 无论是在北美还是在欧洲,通货膨胀率都接近两位数(欧元区一些成员国甚至已达到两位数),尽管在日本或瑞士等一些地区,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上升仍处于较温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