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11日出炉,不出所料,原本就被认为必然胜选的自民党在安倍遇刺同情票的加持下,取得压倒性胜利。这之后3年内日本没有众参两院(国政)选举,政局稳定,即进入所谓的“黄金三年”。但这个“黄金三年”只是执政党对在野党的格局,对于自民党内部而言,面临2024年9月的总裁选举即围绕总理大臣宝座的权力斗争,加之安倍的离世,参议院选举后日本政局焦点将转移到自民党内派系势力格局变化上,而不是各党派新势力。比起萎靡不振的在野党的动向,自民党内的派系斗争更有可能左右政局。
派系斗争趋于激烈
安倍作为自民党内最大派系的领袖,在党内保持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安倍的离去,最直接和肯定的影响是,安倍派势力缩小弱化。安倍派内部围绕下一任领袖位置将展开竞争,虽然派系内有几个实力派人物,例如前政调会长下村博文、前经济产业相萩生田光一、前防卫相稻田朋美以及政调会长高市早苗等,但都不足以达到安倍的影响力而团结派系,而在安倍之前担任过该派系会长的众议院议长细田博之又因为权力骚扰和性骚扰等难以服众。既然找不到有能力取代安倍的人物,安倍派不管后任会长人选如何,要么分裂,要么缩小,作为派系的力量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