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24日发表题为《习近平的扶贫战让一些人致富》的报道,报道聚焦一位湖南农民刘清友是如何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帮助下,5年内脱贫并过上好日子的。全文摘编如下:
在湖南一条“扶贫路”旁边的村子里,农民刘清友(音)分享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详细介绍了中国政府是如何让他和约1亿其他中国人脱贫的。
在这本小册子中,刘清友家生活贫困的原因被归为“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其后列出了国家提供的一系列帮扶措施,包括提供粮食补贴和提高橘园产量等。
2014年,在习近平加紧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让官员挨家挨户评估贫困家庭时,刘家被评定为贫困户。
对刘清友来说,接下来的几年发生了另一件好事:一条穿越山区的新公路让农产品运到市场的时间缩短一半,并带来了与附近城镇有价值的联系。
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实现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的。
党员干部们迅速采取行动:识别贫困户、分配资金、修建像刘清友家旁的公路这样的基础设施。
在扶贫行动的背后,是5年来发放的至少1万亿美元的贷款,以及日益落在地方政府肩上的巨大成本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