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钱能否买来幸福的古老问题,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确定答案。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中国的富裕家庭试上一试。在中国最富裕的人群中,有一种趋势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利用个人财富将自己和家人移民海外。(《今日美国报》网站)
精于计算未来收益的中国家长可以利用投资移民签证让子女取得外国国籍。日后,这些孩子到国外旅游和上大学都会更容易。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热衷到澳洲置业,中国投资者一般倾向于在成熟的华人社区附近置业,毗邻中小学及大学的城区也在他们的首选之列,包括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阿德莱德以及珀斯的一些地方。这与CRR的统计结果不谋而合。CRR通过对185名有移民计划的中国人进行采访后发现,中国人移民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子女教育问题,有约65%的受访者将此列为自身移民的首要出发点。
葡萄牙买房移民项目自推出以来,也受到了不少看重子女教育前景的投资人士热捧,由于葡萄牙拥有欧盟成员国、申根成员国的双重身份,因此选择移民葡萄牙,为子女带来的教育帮助并不只局限在一个国家,拥有欧盟移民身份,相当于打通了子女入读欧洲各大知名学府的一条便捷通道,相较于单纯的海外留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可享受到学费减免的福利,更可以获得更低的录取门槛,扫除专业选择上的限制,从而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一些家长认为,欧洲有很多高水平的大学,在拿学历的同时,还能掌握一门小语种,能有一技之长,非常有利于小孩今后的发展。而且办理了葡萄牙移民,毕业后可以随意在欧洲工作和生活,小孩在欧洲发展或者回国,都可以自由选择。
美国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配置和理念,成为全球最适宜的教育移民国度之一。一些专家表示,美国拥有全世界最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大学中,美国高校占绝大多数。取得美国移民身份后,适龄子女可免费入读公立中小学,享受13年的免费教育。拥有美国身份,也意味着无需与全世界的留学生竞争少部分的名校名额,将能更容易申请到包括哈佛、耶鲁在内的顶级名校,以及一些不对国际学生开放的优质专业,例如医学、法律等。更为重要的是,毕业后,子女将与美国学生享有同等机会和待遇,不必受到国际学生的身份限制,大大增强了在当地就业的竞争力。
富裕的中国父母越来越担心让孩子在空气受到污染的环境下长大成人,更不用说中国缺少洁净的水,而且还不时传出食品饮料方面的安全丑闻了。
据研究机构对国际上主要城市PM2.5值的随机抽查,发现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大城市,其PM2.5最高值均比中国东部或中部主要城市要小得多。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并且均在环境保护方面投注了巨大的成本。
投资移民需求激增的背后,凸显出中国富人的财富焦虑。
据胡润公司发布的报告称,中国3成富豪已移民,此外还有3成富豪正在考虑或已经在办理移民手续,这些人看起来很没有安全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富豪移民国外生活与工作,却并不是想永远离开中国,仅有15%的富豪表示愿意放弃国籍。胡润报告指出,中国3成富豪移民的最主要目的是进行财富转移,将财产隐藏于海外,他们认为,将财产置于海外会更加安全。
对富人中的企业家群体而言,其坚定移民决心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投资环境的变化或者不稳定。现如今,多数企业家缺乏安全感,比如,国内投资环境变化、税费太高,加之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大等,都让企业家忍不住担心:“说不定哪天又要均贫富,太没有安全感了”。
另一方面,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强,一些贪官为逃避打击,将“灰色收入”转移到海外,纷纷为子女、家人办理投资移民。
中国人的移民计划正在深入影响着世界移民版图的重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各国移民政策的不断调整。他们喜欢中国人的钱,却未必欢迎中国移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后者被认为“搅乱了”本国原住民的生活时。这种矛盾的心态,在移民政策调整中一览无余。
技术移民:中国大陆技术移民潮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2007年以后因政策屡屡收紧,引进类别减少、语言要求提高,大部分中国申请者难以符合这些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移民后,他们往往因专业不对口、“缺乏本地学历和经验”等,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中一些人通过在当地重新就学、考证书,在几年过渡期后最终成为令人羡慕的“专业工”。还有一些人在经济条件改善后选择了自主创业,成为中小企业的雇主,但也有一些人始终无法获得满意的工作,长期在低薪、非固定工作中沉沦。不少技术移民因为个人能力或者际遇不同,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显现出“天壤之别”。
投资移民:即所谓的“富人移民”,当地政府对中国富裕移民的态度也很复杂。
一方面,他们希望这些人带来财富、就业机会和下一代劳动力,因此不断修改移民政策,让投资移民比例持续升高,并最终压倒其它类别;但另一方面,投资移民的“融入度”却最低。他们中许多人不愿在当地常住,不接受当地生活方式,在加拿大形成许多“和中国没啥区别”的华人区,引发加拿大媒体的抨击。
不仅如此,投资移民因为富裕,不愿积极找工作,他们中许多人虽然有钱,但经常不申报海外收入,在加拿大又报低收入,其兴办的“实业”有些不过是如前所述的移民跳板。此外东方经营管理理念也往往不合当地劳动力胃口,因此,政府近来又不时收紧各种投资移民政策,希望中国富人少来些。
另外,文化差异和冲突也是个大问题。比如,几年前,中国移民曾以在住宅区附近修建“临终关怀中心”不符合“华人传统”为由,抗议“临终关怀中心”的落成,由于加拿大是福利社会、老龄社会,临终关怀在当地人心目中十分看重,属于“天然合理”的“绝对价值观”。因此,当年中国移民的反对令当地人无法理解,并加重了对中国移民的成见。
“不融入当地社会”成为投资移民主要的困惑。一位全家移居加拿大的朋友坦承,闲暇时“胡思乱想”最多的问题,就是“死后埋在哪里”。
中国富人移民在世界各地一掷千金,购房置地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自2012年以来,涌向世界各地的中国富人移民不断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与此同时,他们的出现也给当地平静的生活搅动起“水花”,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来自本地居民的“抵制”。
“中国人”=“高房价”?
在中国最热移民目的地之一的温哥华,当地人常把“中国人”和“高房价”结合在一起。中国人发家致富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地买房,这几乎是华人的传统,但高房价影响到了本地民众的生活,因为西方很多国家都是按照房价来征收房产税。这会让当地居民认为,外国人来买了房子,所以他们本地人得交更多的房产税。虽然此前也有抵制中国富人的声音,但多是政客拉选票时讨好选民的说辞,而近两年来,媒体上不满的声音开始来自于普通民众。在媒体和政客的引导下,大方购房的中国移民常被视为影响当地安逸生活的因素。
“不守规则”的中国移民
另一个让新西兰本地居民不堪忍受的是亚洲人的驾驶文明程度,违规操作、酒后驾驶、肇事后逃逸等现象在华人中相当严重。当然,初来乍到的中国人对相反的驾驶位置并不习惯,不过,缺乏社会责任感、置规则于不顾才是这些司机开起车来肆无忌惮的主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频频在西方国家发生的中国富人“飙车”新闻中,闯祸的多是中国移民的“富二代”,而非老移民的重要原因。从社会、经济到文化,多个方面的新矛盾,使得移民目的国渐渐开始出现极端的不和谐声音。
文化偏见和隐形歧视
相对于经济上的顾虑,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富人更多的是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敌视”。这种敌视和中国移民的财富并无关系,而是基于长期以来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部分美国人认为中国移民比来自欧洲的移民更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由于很多中国新移民喜欢只在华人圈里活动,所以很容易被贴上“即使入了美国籍也只会效忠中国”的标签。
当然,即使美国人对中国新移民暗藏忧虑,但他们害怕被戴上“种族歧视”的帽子,一般不会公开表露出这些不满情绪。不过去年发生的华人华侨在美国抗议ABC电视台“杀光中国人”言论,除了事件本身激化的矛盾,也折射出长期以来华人移民在美国社会受到的隐形歧视。
在参政方面,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华人移民虽然近年来已有很大进展,但和拉丁裔移民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移民不会对美国政局有什么大的影响,更谈不上改变政局。
建议真想移民的朋友不妨做个表格,左边是移民的好处、右边是移民的坏处,能忍受就走、不能忍就留。其实还有个更简单的方式:扔硬币。但您不用看硬币到底哪边朝上,按照心理学的说法,硬币在空中的时候您就已经做了选择。当然,不妨扔高一点儿。
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在长假避开人流,出国旅游。>>
“美女经济”的兴起是市场导向的合理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