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020年12月26日报道称,曾经星罗棋布存在于我们银河系各处的外星文明中的大多数,很可能已经自我灭亡。
这是2020年12月14日发表在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上的一项新研究的主要观点。该研究利用现代天文学和统计学建模技术,绘制出银河系中智慧生命出现和死亡的时空地图。他们的研究结果相当于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创始人弗兰克·德雷克在1961年建立的著名方程的更精确的2020升级版。因为物理学家卡尔·萨根在电视系列片《宇宙》中的介绍而广为人知的德雷克方程依赖于若干神秘变量——例如行星在宇宙中的普遍性,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这篇出自三名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和一名高中生之手的新论文则务实得多。论文指出生命最有可能出现在银河系的地方和时间,并认定影响生命普遍性的最重要因素是智能生物的自我毁灭倾向。
论文作者之一、加州理工学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天体物理学家蒋红涛说:“自卡尔·萨根以来,有过很多的研究。尤其是自从有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以来,我们对银河系(气体和恒星)的密度、恒星形成速度和系外行星的形成……以及超新星爆发的发生率有了很多了解。我们实际上知道了具体数字(它们在著名电视片《宇宙》播出的时候还是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