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助推整体经济升级
《参考消息》驻新加坡记者胡隽欣报道 在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港,要想实时获得过往船只的详细信息,坐在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就行了。
在新加坡西部海岸的维斯达海港运作控制中心,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坐在18个30至56英寸的监控屏幕前,通过新启用的船只交通资讯系统,可以综合雷达扫描、船只自动识别系统以及船舶数据库等各项信息,同时监控一万艘过往航船的航行,确保这一亚太地区最大的转口港的安全顺畅。
新加坡自贸区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为政府和主管机构两部分,政府主要负责招商、规划,具体的开发职能由主管机构负责。目前新加坡由三个机构运营着多个自贸区,其中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负责新加坡全岛的主要码头货运,裕廊海港私人有限公司负责裕廊港,民航局主要负责樟宜机场的自贸区。因为转口贸易在新加坡贸易中占比较高,将自由贸易区设在码头或机场附近,极大地便利了转口贸易。
新加坡的自贸区采用“境内关外”做法,只提供免税区,便于商家存放、改装、分拣、展示以至再出口。全球大多数货物都可以自由进出新加坡,但酒类、石油产品、烟草制品以及机动车辆四大类属于应税货物,须按规定缴纳一定税率。如果将自由贸易区内的产品投入到新加坡市场,则应税和非应税货物都需要征收7%的消费税。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从东南亚各国运抵的商品,经常在新加坡被重新包装、组合,再转运至中东和欧洲各地。反过来,中东和非洲的很多货物也在这里打包分销到亚洲各国。每2至3分钟,就有一艘船抵达或离开新加坡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