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9月4日刊登了题为《靠孔子学习》的文章,作者是自由撰稿人赖纳·维尔纳,文章称,德国人推崇的是快乐教育,美国人认为学习成绩好是天赋问题,亚洲人则看中勤学苦练。文化差异令亚裔学生成绩更为出色。文章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抱负和纪律带来成功:亚洲的孩子在德国学校取得了最大的学业成就。他们能够成为本地人以及移民的榜样。但问题是:乐趣在德国学校是最重要的教育范畴。
在德国学校的教室里,坐着从未成为关注焦点的外国学生。他们不在操场上相互斗殴,也不挑衅,更不违反校规。他们彬彬有礼、乐于助人,而且致力于取得好成绩。这里指的是亚洲父母的孩子。
当前,有45万来自亚洲国家的人居住在德国。中国人、印度人、越南人和泰国人构成了最大的群体。我经常在教研室听到同事们对亚洲学生赞不绝口,因为他们安静,持之以恒,为取得最优秀的业绩而不懈努力。数字说明一切:在德国,64%的越南孩子能升入高中。这一比例比德国学生高出11个百分点,比土耳其学生高出5倍。
研究在德越南孩子学习成绩的教育学家强调,努力学习(尤其在德国学校)已不再是受到高度尊重保证孩子们取得成功的美德,秩序、勤勉和纪律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