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7日发表题为《芬兰是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的》的文章,作者为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戴维·齐珀。全文摘编如下:
20世纪60年代是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繁荣时期,该市登记的汽车数量在短短7年内就增加了两倍。交通拥堵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
赫尔辛基市因此委托美国的威尔伯·史密斯联合公司和芬兰的彭蒂·波尔维宁公司共同起草一份交通总体规划。1968年,这两家公司的顾问们提出了令人惊愕的建议:在城区修建大量新公路,将市中心大片地区夷为平地,为高速公路腾出空间。废弃该市现有的有轨电车系统。
对这一设想,芬兰政府的回应是一个坚决的“不”。据《赫尔辛基日报》报道,这份被否决的1968年规划是“一个以汽车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可能带来什么”的极端例子。
一辆有轨电车在赫尔辛基街头行驶(法新社)
赫尔辛基并没有像当时许多美国城市那样,把未来寄托在汽车上。它保留了有轨电车,修建了地铁系统,并于1982年投入使用。截至2016年,芬兰的城市出行约有四分之一依靠步行,超过9%的出行是依靠公共交通工具,7.5%是骑自行车。